PERCEPTION的威力
見到一個人,自然會將他定型。中年女人、肥胖、不甚打扮,可能會自然地認為她是個C9;
愛運動、健碩、有英氣的男子,可能會以為他是警務人員......
但是,感知有時準、有時不準,要很小心。
因為實事上,不可能看到一個人的真象。
不會看到他的所有面。
見到的只是片面,但人會有很多面。
以我為例,面對著陌生人,會沉默寡言;
對著親的人,又會很多話想說。
一時我會很無所謂、順別人意;
一時我又會有所堅決、不為人所動。
有時候想一個人思考、不想外界干擾;
有時又想多和人相處、交流。
有時,我只想靜態的看書、看電影;
有時我又會渴望劇烈的運動我的身體......
別人看到、感知到的,很難會是全部, 所以結論可能是有時不要太介懷吧?
和友人談起感知,我覺得,人會對自己有一個感知,知自己是怎樣;又會希望別人對他的感知有一模樣,而自己也會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模樣;友人補充話,加上別人對他的感覺、行為,又會影響到他對自己的感知......
好似好亂,可以簡化為:
感知
"自己--->自己"(現實中一個較穩定的定型)"自己--->自己"(理想形象,希望自己是這樣)
"別人--->自己"(希望別人這樣看自己)
"別人--->自己"(真實別人對你的感知、看法)--->又會影響到"自己--->自己"(開頭的那一個)
p.s. 這幾天,The Carpenters的Close To You在我腦中不停打轉。
0 則留言:
發佈留言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<< 首頁